欢迎光临杭州时报!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科技

软件企业全球化从0到1的一些思考|五源小酒馆Vol.24 x PingCAP黄东旭

今天的分享来自五源近期组织的一次闭门活动,PingCAP的联合创始人兼CTO黄东旭分享了软件企业国际化的从0到1的经验。成立于 2015 年的 PingCAP是一家企业级开源分布式数据库厂商,自成立之初就将自己定位为一家全球化的中国数据库厂商。2017年,PingCAP开启了全球化业务的探索,Gartner发布的报告显示,2023年,PingCAP成为全球数据库管理系统市场增速最快的厂商。

在长达三个小时的分享和交流中,黄东旭详细介绍了自2017年起,PingCAP在拓展海外业务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、踩过的坑以及沉淀的方法论。我们节选了部分的内容,这些经验代表了PingCAP的路径,尽管每个公司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,这些经验不一定适合所有创业者,但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考。

分享人:黄东旭  PingCAP联合创始人兼CTO

出海还是全球化?

我太不喜欢“出海”这个词,虽然也会使用到。对中国团队来说,“出海”意味着我的起点在中国,要出去其他地方。这个思路其实也是我们踩过的一个大坑,我们最早在去做国际业务的时候,我们的组织结构是将中国视为一个大区域,然后划出了一个部门叫做海外部门。但问题在于,没有一个地区叫做海外,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很虚的词,当时所谓的“出海负责人”也是很懵的。

对于全球化公司来说,我认为一个好的标志就是,其实你不太能够知道这个公司到底是哪的。举个例子,大家都知道诺基亚,这个品牌当年比较厉害的时候,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全球品牌,很多人误以为它是美国公司,或者模糊地认为是欧洲公司。当你的全球化做到一定程度,你就会发现你从哪来这件事情不太重要了,全球化其实是在不同地区一个一个的本土化。

重要的是创始人的mindset变化

之前我看到王兴的一句话,大多数人以为战争是由拼搏组成的,其实不是,是由等待和煎熬组成的。我觉得这句话非常契合这么多年我们在海外的感受。这几年,我个人成长中最显著的变化也是耐心的程度会变得更高,都是由这种等待和煎熬组成的。

在审视和梳理完所有战略层面的问题后,归根结底我觉得最重要的其实是创始人mindset的转变。一旦有mindset的转变以后,其他的无论是资源、人才还是公司的执行力,都会随着创始人的这种变化而变化,其他事情就是战术层面的事情了。

确定产品的DNA是否适合全球化

脱离了公司的业务去聊全球化是没什么意义的。PingCAP比较被人熟知的标签是开源,开源本身和全球化是非常相关的。从创业之初,PingCAP就建立了完全远程办公的文化,这也是全球化非常好的加分项。

在2015年创业时,我们意识到基础软件产品是一个全球性的需求,无论是中国人、美国人还是欧洲人都需要。这就像一把锤子,如果我们能制造出一把特别好的锤子,就不应该只把市场局限在中国,而应该能够在全球销售。当然,10年前我们还很年轻,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,后来才发现这个事情执行层面也有没有想的这么简单。

但我认为,如果要做全球化,首先要审视下产品是不是一个全球普适的需求,也可以被叫做全球化的DNA。如果你的产品是依靠中国的文化属性或者特定的市场,那么直接将其转移到美国可能会很困难。这时候你需要重新考虑全球化是否是一个正确的选择,以及这个市场是否值得投入。

战略就是不做会死的东西

大家常常提战略,每个CEO心中对战略的定义是不太一样的,我自己的定义其实很简单,战略就是不做会死的东西。如果一个战略需要用多页PPT来解释,那它就不是真正的战略。对于PingCAP来说,全球化是一个战略,开源是一个战略,云是一个战略,就这三个,其他很多东西都是执行过程中的。

战略会帮助你做减法,当你确定了这三个核心战略以后,你就能识别出哪些战场是可以忽略的,不会陷入一些细枝末节上的事情,消耗你的精力。带着这个想法再去看全球化业务的话,如果海外业务就是你的公司不做会死的东西,你就坚定地去做全球化。

是否有长期主义的定力

我们在2017年开始真正投入资源做全球化,我也亲身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情,从建立客户关系、招聘首位海外员工、设立办公室、寻找办公地点,公司注册等,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事情全都干过,也踩过了无数的坑。

如果从我们第一次来到美国开始做公司的时间点算,实际上前四年完全一点也不赚钱。头几年还好,团队还没太大,后来每年基本都是几百甚至千万美金级别的去投入的时候,但是一毛钱收入都没有,这时候你的选择是什么?

之前在和很多朋友交流的时候,我就说如果你真的要模仿PingCAP的路线,我问一个问题,假设大家决心都很大,但三年不赚钱你能扛得住吗?如果你能扛得住,那你就搞。

执行层面:安全/合规是重点

美国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是一个合规驱动的市场。过去在中国软件行业中,合规并没有被广泛重视,现在信创终于建立了一个框架和标准,大家开始意识到合规和安全的重要性。相比之下,美国的软件行业经过四五十年的发展,合规已经演变为一套完全市场化的标准,具体的合规要求和细则都是纸面上的东西,比如像SOC 2 、ISO/IEC 27001和GDPR等标准,以及不同行业的准入标准和合规要求,都已经细化到具体的执行细节。

这带来的一个好处是,我虽然是一个中国人,但也可以去做一个符合美国合规标准的东西。这一点目前中国市场的成熟度还没到,但美国市场相对成熟一些,甚至硅谷也有很多公司在帮助创业企业去做合规。如果能够做好这些,便能为自己建立良好的市场准入基础。

早期阶段,CEO就是最大的sales

我们最初设立了一个所谓的“出海一号位”,但后来意识到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做法。海外业务的负责人应该是CEO本人。另外,我觉得很多创始人和公司常犯的一个错误是,大家都会觉得我在海外没有什么名气,是不是应该先提升品牌知名度,第一个招聘的人可能是BD或市场。这种看似简单的做法一般都是陷阱,看起来在做一个确定性的事情,但可能没有结果,因为花钱绝对比赚钱容易。

在早期阶段,CEO应该是这个公司在这个地区最大的sales。你到最后其实还是要去招聘本地的一号位,但如果你没有办法去评价他的工作,那是不行的。不管用什么方式,在你能够挣到第一个100万美金之前,都不应该说我做甩手掌柜或者远程遥控,你就应该亲自去收集资源、联系客户,因为CEO的资源就是公司的资源,是你可以去调动到东西。

对于创始人来说,如果你真的想要好好去做全球化,我觉得第一个to do item就是你要做一个打算,什么时间点我要搬家过去。很多时候大家会看我在中国还有几个亿的收入,这些客户还需要我经常去跑,但是以我实际的个人的经验来说,你长时间在哪里很重要。

我的肉身在什么地方,我的注意力就会自然转移到那个地方,千万不要以一个出差的心态来去做这个事情。你的注意力本身就是一个投资,这很重要,因为影响到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。

你对软件产品全球化有哪些看法,或者看完本文有哪些心得体会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对这一期内容的观点,我们会选取2位精选留言,送出五源准备的礼物一份。

五源寻找、支持、激励孤独的创业者,为其提供从精神到所有经营运作的支持。我们相信,如果别人眼中疯狂的你,开始被相信,世界将会别开生面。

BEIJING·SHANGHAI·SHENZHEN·HONGKONG

WWW.5YCAP.COM

(转自:五源资本 5Y Capital)

新浪众测 新浪众测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

“掌”握科技鲜闻 (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)

相关新闻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杭州时报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阿里云服务器
Copyright 2003-2024 by 杭州时报 hz.gzxinw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关注我们: